在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执行过程中,公司需向6名员工支付14万余元,但受“新冠肺炎”疫情影响,公司无营业收入,暂时无法支付;无薪员工担心老板“跑路”,强烈要求法院查封公司固定资产。
近日,长沙市雨花区法院巧妙运用“活查封”解决了案件执行阶段双方的矛盾,促进了双方的执行和解,有效保护了双方的利益。
6人被老板拖欠工资14万
湖南某健身公司员工张、何某某、邱某某、李某某、王某某、李某某被拖欠工资共计人民币。劳动仲裁后,执行人(公司)原计划于2020年3月还清拖欠工资。但受疫情影响,从2020年第一个月开始,健身房一直未能开业,暂时无力支付拖欠的工资。
执行人张、何某某、邱某某、李某某、王某某、李某某向裕华法院申请执行。他们担心遗嘱执行人(公司)转移财产,强烈要求将公司的固定资产扣押到法院进行评估拍卖。
执行法官:“现场扣押!”
在案件执行现场,办案法官秦海了解到,未付款方有诚意付清欠款,但由于疫情影响,健身房不仅没有收入,还每天承担高额费用。如果遗嘱执行人的健身房器材被法院扣押,可能会引起健身房会员和场地出租人的恐慌,从而导致遗嘱执行人面临一系列新的纠纷。
目前全社会即将复工复产,要寻求一条“放水养鱼”的新路,既依法保护申请人合法权益,又盘活执行人公司资产,实现双方共赢。
3月20日,秦海组织双方进行现场调解。经过一个下午的努力,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:“现场查封”健身器材!
健身器材如何“活检”?第一,器材还在健身房;二是保留,允许使用;第三,从2020年4月底开始,健身房将按月分期支付拖欠的工资。
此外,健身器材双方已协商,一旦执行人未按结算协议履行还款义务,健身器材将按约定价格拍卖。
“在依法保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,选择对企业生产影响最小的实施措施,尤其是封存机械设备时,尽量做到物尽其用。”秦海说。
红网
编辑:王